经济第一大省,两大副中心机会来了?
眼下,汕头、湛江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要突出差异化、特色化,注重与周边地区、珠三角地区产业的联动错位。其中汕头着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产业,湛江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轻工纺织、农产品进出口加工等产业。
2 月 21 日,汕头、湛江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广东省建设汕头、湛江临港经济区的谋划部署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政策支持举措等。
根据建设方案,汕头临港经济区总规划面积 104.93 平方公里,湛江临港经济区总规划面积 148.81 平方公里。朱伟介绍,具体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条主线、三个功能定位、五方面重点任务及系列支持措施。
其中 " 一条主线 ",就是依托全省制造业的独特优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塑造能力,打造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和临港经济区,力争到 2030 年,汕头、湛江临港经济区汇聚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关键企业,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重要目标区域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新典范,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解读: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个老话题。一个比喻是,广东的轮廓就像一个呈东西走向的 " 大鸡腿 ",鸡腿有肉都在 " 中间 "。早在 2017 年底发布的《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 — 2030 年)》中,珠海、汕头、湛江成为广东划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这是省政府文件首次明确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的文件。
这当中,汕头是粤东大潮汕地区的中心,湛江则是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当地专家看来,粤东粤西沿海的地理条件优越,拥有很多天然优良港湾,且平原较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东西两翼打造成为沿海经济带新的增长极,既是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重塑广东经济版图的重要抓手。
但以去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广东全年 GDP 迈上 14 万亿元新台阶,总量连续 36 年居全国首位。这其中,珠三角 9 市贡献全省 GDP 的 80%,而粤东西北 12 市中,仅茂名 GDP 刚刚跨过 4000 亿量级,处在 3000 亿 + 梯队的湛江、汕头,GDP 分别为 3839.93 亿元、3167.97 亿元,增速分别为 1.2%、0.02%,排名全省倒数后两位。
排名倒数,很大程度是源自于工业失速。以二产来看,2024 年汕头第二产业增加值 1301.07 亿元,同比下降 6.8%。汕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回升向好面临较大压力;产业规模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拉动。
眼下,汕头、湛江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要突出差异化、特色化,注重与周边地区、珠三角地区产业的联动错位。其中汕头着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产业,湛江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轻工纺织、农产品进出口加工等产业。
此外,广东将通过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推动优质企业、优质项目向两个经济区有序转移。还将两个经济区纳入 2025" 投资广东 " 百场重点招商引资活动计划中,精准对接境外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招商,同时大力组织跨国公司投资考察。
# 动向
上海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 年)》。其中提出,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推进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世界领先的邮轮旅游港。坚持三岛联动,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
上海发布 21 项减轻企业负担举措
2 月 21 日,据上海发展改革委消息,减轻企业负担是宏观政策支持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重大举措。为切实回应企业诉求,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促进经济回升向好,今年上海将实施五方面 21 项举措,包括降低税费成本、降低用工成本、降低用能成本、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包容审慎监管等方面。政策有效期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
广州市中心可打自动驾驶出租车
2 月 21 日开始,广州首次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开进广州市中心、机场和高铁站。广州街坊或游客,只需要在手机 app 上选择好地点,预约好出发时间,就能在市中心约到一台广州自动驾驶示范运营专线的车辆,体验到往返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南站的自动驾驶服务。
广州文和友正式歇业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显示,广州文和友所在建筑的改造申请,已经获得规划许可,进入 " 批后公示 " 阶段,有望正式进入动工改造阶段。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改造方案效果示意图中,广州文和友所在的天河区汇坊被改造后,广州文和友将不在其中。今年 2 月春节休市后,广州文和友并未重新开业,而文和友总部近日确认,广州文和友租约到期,不再续约。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江苏出台 15 条举措
2 月 20 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召开发布会,发布《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主要提出了包括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四个方面 15 条一揽子政策措施,积极呼应群众关切,为生育减负、为生活提质。
# 声音
人大法工委回应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关切:修改完善后尽快出台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办公室 2 月 21 日表示,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将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进行二次审议。二审之后,常委会法工委还将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草案,保证民营经济促进法尽快审议出台。
# 数读
2024 年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达 11.5 万亿元
2 月 20 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11 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消息,11 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连跨 6 个万亿元台阶,2024 年区域经济总量达到 11.5 万亿元。2024 年,京津冀三地 GDP 增速分别达到 5.2%、5.1%、5.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 2013 年的 70 多亿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840 多亿元,年均增长率 25%。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由 2013 年的 3500 多家增长到 2024 年的 1 万多家。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设立仅一年,就促成了 34 个重大项目落地、120 余项产学研合作开花结果。
2024 年,港口群完成货物吞吐量 19.8 亿吨、同比增长 3.4%,唐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 2 位,天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2209.6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4.8%。天津港集团与河北港口集团签署一致行动书,进一步优化港口群功能布局,深化合作完善航线布局。2024 年,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 1.5 亿人次,同比增长 22.5%。
# 放榜
脑机接口产业区域大数据:广东企业数居首,北京专利第一
赛迪顾问近日公布的《中国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显示,2024 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 32 亿元,增长率为 18.8%。
从重点企业数量来看,2024 年,中国脑机接口重点企业(即拥有脑机接口产品注册证或拥有在研产品的企业,下同)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北京、湖南、上海、四川、河南、河北、湖北。其中,广东省重点企业数量有 80 家,居全国首位,具有断层领先优势;江苏、浙江、北京三地重点企业数量在 20-40 家之间,居于全国第二梯队。

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截至 2024 年底,中国脑机接口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广东、天津、浙江、上海、陕西、江苏、山东、湖北、湖南。其中,北京市重点申请专利数量 484 项,居全国领先地位。其次是广东省 360 项、天津市 294 项、浙江省 246 项,上海市 230 项,一线城市创新资源较为丰富。
综合来看,广东脑机接口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企业数量和专利申请量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活力高涨;北京市脑机接口企业数量较少,但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技术研发水平高,脑机接口创新优势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