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网红爆料吃瓜网站黑料:吃瓜爆料网不打烊欢迎回家-马上评丨“一取消三不再”后,检察院用什么管理?
2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的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介绍了检察改革的进展。
童建明透露,为落实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决策部署,2024年10月最高检党组下决心取消一切不必要、不恰当、不合理的考核,不再执行检察业务评价指标体系,不再设置各类通报值等评价指标,不再对各地业务数据进行排名通报,部署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
从“一取消三不再”到推进“三个管理”,对检察院来说意味着什么?检察院取消不合理的考核指标、不再进行相关的排名通报,就是为了引导检察机关把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聚焦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和案件每一个环节上。
去年年底,最高检推动这一改革时,就很坦诚地面对了现实问题:一些数据管理、考核指标出现了“异化”,一些地方唯指标、卷数据,工作“盯着数据看”、办案“围着数据转”,结果悖离了司法规律,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权威性,对此需要实事求是地纠偏、调整。
最高检推动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是为了落实中央有关整治形式主义的要求。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要求考核应当化繁为简,压减考核指标,不层层加码,不得以通报排名的形式变相进行考核。
最高检推动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也是为了充分尊重司法规律,进一步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牢牢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其实,一些数据上下浮动一点都是正常的,应避免无限地“追高追低”“比大小”“排先后”,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案件办理质效上来。
童副检察长强调:“一取消三不再”不是不要数据,更不是不抓管理,而是要持续优化检察管理,推动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在这次发布会上,针对澎湃新闻记者的提问,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申国军对“管理与办案”的关系做了进一步说明:最高检党组先立后破、破立并举,克服单纯的、简单的指标数据管理的旧观念,确立一体抓实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的“三个管理”新意识。
以“管理”促进办案效率,以“管理”提升办案质量,这需要加强流程管理,让每一位检察官、每一位检察人员要严格依照办案程序办理案件;同时,还要加强案件质量检查和评查,既要落实“每案必检”,还要加强对重点案件的质量评查。2月7日,最高检党组审议通过了《人民检察院案件质量检查与评查工作规定(试行)》,将对案件进行更精准、科学的质量评查。“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办好案件。
考查标准就是指挥棒,管理指标就是工作的风向标。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主体框架,也是检察工作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基本格局。“四大检察”的工作核心是案件,案件不是抽象的数字,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满满期待。最高检通过改革考查标准和手段,引导各级检察机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
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特别是实施“一取消三不再”,全面改革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巨大的改革勇气和司法担当。一切的改革都是为了人民,一切的考核指标都是为了司法公正,践行人民至上、为民检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