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料不打烊网址更新:黑料网 - 今日黑料 独家爆料 正能量-月薪两万,滑不起雪?有雪友在新疆12天花掉13万,有人干脆在河北崇礼买了套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周嘉宝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 月 14 日,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正式闭幕,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并未消散。
北京冬奥会的后劲还在发酵,亚冬会又掀起新一轮热潮。这个雪季,新疆、黑龙江、吉林等地区各大网红雪场 " 一房难求 "。有人 " 烧掉 "12 万元滑雪度假,有人花 40 万元在雪场旁边投资买房。
社交平台上,一名 14 年雪龄滑雪博主的 1 对 1 教学报价高达 6800 元 / 天。据其在平台上透露,去年 11 月中至 12 月底,自己在雪场的教学课时费、品牌广告推广等收入加起来约 24 万元。
硬币的另一面,作为打工人的钱包 " 粉碎机 ",高昂的成本开始让许多年轻的爱好者望而却步;而随着行业入局者渐增,大小雪场在竞争中摩拳擦掌,价格战暗流涌动。
狂飙的滑雪行业,如今站在了寻找新平衡的十字路口。
民宿 " 一房难求 ",有人为滑雪在崇礼买房
从黑龙江亚布力阳光滑雪场去年 11 月开板以来,孙文辉的民宿又开始 " 一房难求 "。
他经营的民宿是一幢小别墅,房间不多,但胜在距离雪场仅有几分钟路程,是许多雪友钟爱的聚集地。"(民宿)就在雪道旁,基本都是满房的状态,春节期间的房间提前 1 个多月就有人预订,不然排不上房。"
据孙文辉透露,该地区民宿价格在 24/25 雪季普遍比 23/24 雪季上涨了 40%~50%。
从小在哈尔滨长大的孙文辉,是一名滑雪狂热爱好者。十多年前,一部户外滑雪电影让孙文辉与滑雪运动结缘," 看完第二天我就冲动地买了套雪具 "。
在孙文辉发布于朋友圈的一条视频里,他踩着雪板在公园道(滑雪场中专门为单板滑雪者和自由式双板滑雪者设计,用于展示各种滑雪技巧的特定区域)连续跃过了 6 个跳台,配文 "56 岁了,该飞还要飞 "。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不过,孙文辉真正投身于滑雪行业,是在 2017 年左右。彼时,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都在响应 "3 亿人上冰雪 " 的号召。哈尔滨也落户了全国第一家、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融创万达室内滑雪场。孙文辉就是融创万达室内滑雪场的首批雪票销售渠道商。
通过雪票销售,孙文辉很快积累了行业人脉和资源,组建了疯滑雪悦滑雪俱乐部,并投资民宿。
近两年,滑雪一跃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和亚布力度假区的游客接待量一起,孙文辉的生意也迎来爆发增长。
" 从去年开始,游客增量一下就超出了疫情前几年的总和。亚布力的滑雪场比较老牌,以前雪季都是年龄偏大的固定客群。但是去年开始年轻人多了不少。" 孙文辉以前不温不火的民宿生意,近两年每年接待人次都有近 30% 的涨幅。他主理的滑雪俱乐部,也从 200 多人扩展到 400 多人的规模。" 现在每年都有上百人申请加群,我们还要筛选 "。
为了滑雪,还有很多滑雪爱好者开始重金投资。社交平台上,吉林的松花湖、北大壶,新疆的阿勒泰,都成为雪友们滑雪置业的热门地,很多楼盘打出了 " 买房送 X 年雪票 " 的推广活动。孙文辉说,在雪圈来说很正常,"(我们)雪场有 30 万元 ~40 万元的酒店式公寓,很多都是滑雪发烧友买了。"
7 年雪龄的林清和老公就选择在崇礼买了房," 冬天滑雪,夏天老人和小朋友可以来。" 因为是工程老板的抵账房,他们买下来 5000 元 / 平方米,价格是对面小区的 1/5。林清觉得捡了个大漏。
打工人的钱包 " 粉碎机 ",雪友 12 天 " 烧掉 "13 万
雪季一到,雪板一开。一句 " 山顶见 ",滑雪爱好者们就蠢蠢欲动," 打飞的 " 奔赴千里之外的高山雪域。对于众多南方雪友来说,一场或精心准备,或说走就走的目的地滑雪,成为每年一度的重头戏。
没有人会拒绝从繁重的都市工作中解放,驰骋雪道的感觉。温良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2019 年前后,在亚布力和日本新泻分别体验了一次滑雪项目后,他迷上了滑雪。此后的每年春节,滑雪成为了温良一家四口的固定项目。
温良更追求度假式滑雪,住宿、交通开销是大头。据其回忆," 前两年我们去长白山,每天的住宿费用、餐饮、雪票等花费 5000 元。10 天下来就是 5~6 万(元)。" 随着滑雪运动的火热,在热门的滑雪目的地,住宿、餐饮等各类成本水涨船高,春节旺季更是如此。
2025 年 2 月,温良一家四口结束了为期 12 天的新疆禾木滑雪行,账单吓了他一跳。仅吃住行费用就超过了 13 万元。他说," 住宿 2 间房,每天花费 5700 元,雪票每天 2000 元,吃饭 300~500 元,每天的开销在 8000~9000 元。机票也是全价,每人往返约 7000 元,这还没算教练费。"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温良透露,教练报价基本都是 500~600 元 / 小时,3 小时起教。他请的教练报价 3000 元 / 天," 时间是 6 小时,但是在这 6 小时里,他们还会留 1 小时吃饭。实际教学时间是 5 小时。另外,我们在禾木还请了 2 名导滑,带拍摄。" 他补充,滑雪运动整体开销比较大,但住宿等很多也是个人选择,丰俭由人。
尽管并非每个人都会有像温良一样的滑雪账单,但整体而言滑雪并不是一项 " 钱包友好 " 的运动。对于零基础的滑雪者来说,一次室内滑雪场的体验就要花费超过 500 元。而随着频率和技术的进阶,花费也大概率会水涨船高。
2022 年,苏翊鸣驾着单板腾空一跃,夺得北京冬奥会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冠军,实现了中国单板滑雪冬奥会金牌零突破。距离北京市 200 多公里的崇礼,也成为了网红滑雪度假区。
去年 12 月,有过几次室内滑雪经历的北京白领玥玥,决定在崇礼和朋友来一次 2 天 1 夜的周末滑雪行,花费超过 3000 元 / 人。她算了一笔账," 交通、食宿、雪票、装备租赁加起来就花了差不多 3300 元,原本我们两人总预算 2500 元,这还没有算请教练的费用,教练是 400 元 / 小时,住宿、吃饭都是普通水平。"
这次崇礼行平摊之后的费用,是她在北京半个月的房租,可谓打工人的钱包 " 粉碎机 "。
为了降低滑雪运动的成本,他们也开始精打细算,比如去性价比高的雪场,蹲二手市场捡漏。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二火,2023 年 11 月考了国职滑雪指导员资格证,做起了兼职滑雪教练。" 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补贴滑雪。但相比上课,还是更喜欢自己滑,上班已经够累了。"

图片来源:Pexels
滑雪场多为 " 百日生意 ",经营者打起 " 价格战 "
热闹与繁荣背后,中国的滑雪行业也暗流涌动。
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在《2023-2024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中提及,"2023-2024 雪季财年(2023 年 5 月 1 日至次年 4 月 30 日),国内滑雪场的滑雪人次达到了 2308 万,同比增长 14.49%;国内新建并投入运营的滑雪场 30 家,实际处于对外营业状态的雪场总数为 719 家,相比上年同比增加 22 家。"
与挪威、瑞典等国家滑雪场四季营业的 " 北欧模式 " 不同,我国的许多滑雪场基本都是 " 百日经济 "。这对于重资产投入的雪场来说,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今年 1 月,复星旅文联席总裁兼 Club Med 全球副首席执行官徐秉璸就在媒体采访中坦言,部分地区由于滑雪场数量大量增加,已经有供大于求的局面,雪场开始打起价格战,"(室外)滑雪场不是越多越好,百花齐放或许并不适合滑雪场行业。"" 这是一种恶性竞争,从运营成本来说,企业很难有利润。"
徐秉璸还指出,滑雪运动用户黏性强,重复使用度高,就要求雪道越多样化越好,基础设施越完善越好。比如国外很多完善的滑雪场雪道长,几个山头连在一起,并且设施丰富多样。而室外滑雪场属于有限资源,早期中小雪场过度开发,并不利于未来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即使在亚布力这样周边配套十分成熟的热门区域,孙文辉也捕捉到雪场之间的一丝竞争压力," 在这个雪季初,包括亚布力地区的几家主要雪场,都试图通过雪票降价来吸引客源。"
孙文辉说,对于很多没有名气的中小雪场来说,投入成本和经营压力都会更大。" 新雪场需要靠自己运营,跟旅行社合作,才能得到各自更多客源。尤其是一些雪场周边既没有旅游资源,也没有经营特色,能保持收支平衡就不错了。"
不过,让孙文辉担忧的,还有其他问题。" 我感觉来亚布力这边的发烧友整体人数好像不如去年。" 他认为,一部分是因为新雪场的分流;另一方面,则是滑雪这项持续高成本投入的户外运动,开始让部分经济状况不太稳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尽管心中仍有忧虑,孙文辉仍然开始筹划开拓其他业务线条。" 滑雪行业整体的发展态势肯定没有问题,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下学期准备拓展滑雪教学培训业务,找一些合作机构来做冰雪运动推广,加入青少年冬令营等体验项目。"
2024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到,到 2027 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 1.2 万亿元,到 2030 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 1.5 万亿元。
在冬奥会与亚冬会的投资热潮过后,滑雪运动行业的供需天平开始发生改变,在这样的前提下,滑雪行业如何保证稳定的消费者体验,雪场如何拓客国际客源,提升四季化运营能力。身处行业中的每个人,还在努力寻找新的平衡。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温良、二火、林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