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黑料猛料吃瓜网:黑料不打烊网页版入口-延时放学、课时不够、体育老师不足?广州中小学教学新规引发三大疑问
广州中小学生春季新学期施行三项新规:课间 15 分钟、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运动 2 小时。2 月 13 日开学第一天,学校、家长都有一些困惑:课间长了中午延迟放学,孩子肚子饿怎么办?原本课程就安排得满满当当," 每天一节体育课 " 如何做到?体育课多了,体育老师如何保障?
三项新规强化体育
开学前广州市教育局出台新规:2025 年春季学期,全市小学课间 10 分钟调整为 15 分钟,初中下午课间 10 分钟调整为 15 分钟;各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落实每天 1 节体育课的学校比例不少于 30%;高中(中职)学校推动每周 3-5 节体育课,有条件的学校试点每天 1 节体育课,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 2 小时要求。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100% 落实每天 1 节体育课。
中午延迟放学,肚子饿怎么办?
新规要求,全市小学课间 10 分钟调整为 15 分钟。
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小学教导处主任黄凌苹表示,今天开学第一天,学校已经调整了作息表,课间休息为 15 分钟," 目前只是中午推迟了 10 分钟放学,下午放学时间不变。"
江村中学教导主任王宝云介绍,学校下午原本有三节课和两个课间,包括一个 15 分钟的大课间(用于眼保健操)和一个 10 分钟的小课间。为了让两个课间都延长至 15 分钟,学校将下午的第一节课提前上课,这样第二个课间就能多出 5 分钟,同时放学时间保持不变。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校长陈武介绍,为保障课间 15 分钟,学校中午放学时间从以前的 12 点调整到 12:10。

有家长担心,学生活动时间增加,孩子不能带食物回校,同时中午放学时间推迟,到午饭时间孩子可能早已饥肠辘辘,有何好办法解决?本学期中午放学时间延迟 5 分钟的天河区华阳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一直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在保证学生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倡导学生早睡早起,保证早上有充足的时间吃饱吃好营养早餐。
如何保障 " 每天一节体育课 "?课程整合
陈武介绍,过去对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规定是一二年级 4 节 / 周、三 ~ 六年级 3 节 / 周。但由于广州历来重视体育教育,因此包括龙口西小学在内的大多数小学实际执行的是一二年级 5 节体育课 / 周,三 ~ 六年级 4 节体育课 / 周,每天体育运动 1 小时也早已落实。
新规要求 " 每天一节体育课 "、每天运动 2 小时,对学校来说标准提高不少。龙口西小学采取的办法是整合课程。" 之前每个班一周一节班会课,此外还有两节道法课,两者有共同导向和内容,因此我们把班会课改成体育课,班会课跟道法课整合,不需要整节课的班会内容利用零碎时间完成,如果需要一整堂的班会课就用道法课。" 陈武介绍,如此每个班都保障了每周一节体育课。


但不可否认,一些学校存在落实困难。有的学校表示,自己属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新政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特别是上午初中和小学的时间又不统一,学校又只有一套指令系统,目前还在商讨如何更好地将政策落地。"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中学部负责人表示,学校在新政的落地实施上存在压力。" 时间管理上,课间延长可能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课程安排,特别是需要调整每节课的起始和结束时间,以确保教学进度不受影响;每天一节体育课以及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 2 小时的要求,意味着需要重新规划学校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这可能会与其他学科的课程安排产生冲突。增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在师资和场地资源上也带来了压力。"
体育老师如何保障?教师跨学科融合
体育课需要体育老师来上,每个班每周多一节体育课,学校师资能保障吗?需要大规模招聘体育老师吗?
陈武表示,虽然体育老师吃紧,但不需要专门招聘体育老师,因为学校教育需要多学科融合,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不应太过于专科化,应鼓励老师们综合、多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 目前由班主任每周承担一节体育活动课,在体育科组的指导下设计训练内容,也会让体育科组对全校老师进行培训。" 陈武介绍,在小学一个老师兼三四个学科是常态,例如劳动教育、综合实践、道法思政、心理教育等学科都可兼容。
多学科融合对老师个人发展也有好处。" 科技和世界发展如此快,学校的教学也会随之变化,老师需要多学习、多融合才能适应未来的教学。" 陈武表示。
2022 年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要求,中小学每个学科跨学科教学比例不少于 10%,因此老师的确需要跨学科的能力。
此外,对于一些 " 麻雀 " 小学来说,增加体育课和活动时间,对运动场地的利用提出了挑战。
" 操场最多只能同时容纳 6 个班的学生运动,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更科学地划分运动区域、选择运动项目。" 一位校长介绍,学校将安排学生进行跳绳、踢毽子等对场地要求低、运动强度大的体育项目。